去年,“3D打印”一词频繁闪现在公众视野中,引起了不同领域的人们的关注。其实,3D打印并非高新科技,这个理念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几乎与摄影术的构想同时代形成,但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在技术层面得以实现,形成打印机的雏形,在本世纪初该项技术得到长足的发展和推广。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把它称做“上上个世纪的思想,上个世纪的技术,这个世纪的市场”。之所以近期得到集中曝光和关注,主要因为3D打印机正式投入了市场,技术的逐渐普及使得它与普通大众产生了直接的关联,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尖端科技。
在纯艺术领域,3D打印塑造立体形象的优势令人立刻想到其与雕塑的关联,可以设想,在技术足够普及简便的情况下,一个未受过专业训练的普通人也能通过3D打印机轻松地将自己构想的视觉形象成功转化为实物。那么雕塑家会就此失业吗?
这种假设不禁令人回想起近两个世纪前摄影术的出现在绘画领域造成的巨大震动。1839年法国人路易·雅克·芒代·达盖尔和英国人威廉·亨利·福克斯·塔尔伯特几乎同时宣布摄影胶片显影成功。作为一种揭示、记录可见事物的方式,摄影不仅在技术上对文艺复兴以来的传统绘画形成巨大的挑战,更重要的是它颠覆了人们以往的观看方式和对“真实”的认识。一部分人危言耸听地预言绘画将被摄影所取代,然而当时许多沉稳、善于思考的艺术家,如德拉克洛瓦、安格尔、维米尔等都以开放的态度从容地接受了这一新事物,他们对摄影术善加利用,使其变成便利的绘画辅助工具。历史也已经证明,摄影术非但没有取代绘画艺术,反而迫使艺术家们突破模仿自然的观念束缚,探寻艺术真正的本质。
相对于手工雕塑,3D打印机的优势在于能够实现极为规整、复杂和精确的形象,并且非常便于进行等比例放大和缩小,在这些方面3D打印技术可以替代传统的雕塑技艺,但是绝对无法全面取代雕塑家的工作。因为即便塑造的过程可以由机器代劳,但3D打印的核心——三维设计稿的建立,仍离不开强大的空间想像力、良好的审美能力等专业素养。此外正如摄影无法取代绘画,机械制品难以表现手工塑造的特有美感,在大多数产品都实现大批量生产的今天,手工的微瑕反而是极为可贵的,因此而造成的独一无二也正是手工雕塑的最迷人之处。当代的雕塑家们一定也都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们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如何利用这种新技术使其与自己的创作需要相结合。雕塑家弗兰克·斯特拉利用3D打印机实现了一种“让作品从墙面像浮雕一样凸现出来”的独特效果,而这如果用传统的方法实现起来“则过于困难和繁重”。布鲁克林的艺术家谢恩·霍普则特制了一台3D打印机,故意调整结构使得打印结果产生一些差错,从而实现作品的独一无二。
在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的今天,对新事物的迅速接受掌握以及跨界合作已是当代艺术的大势所趋,100多年前摄影术出现所带来的震撼效应无可复制,但相信在未来,3D打印技术给艺术带来的革新和无限可能,绝不会亚于当年摄影术对传统绘画的影响与推进。
(作者系中国现当代美术文献研究中心研究员)
相关文章
- “道法自然”江西·景德镇中青年陶瓷艺术展开幕2017-07-12
- 什么决定了艺术品的市场价格2017-06-21
- 书画为何成为大型传销工具2015-05-06
- 快递玉石雕刻碎了:两千元损失谁来担2014-12-05
- 绝当品特卖名表玉石受热捧2014-12-05
-
黄文泉 诗意的行走
以文泉于楷书勤苦之根基,其行草研习可谓平川走马,纵
-
张华 谦和悟道 执着追求
张华的篆书与篆刻都是小写意风格,他准确地把握每个字
-
刘子安 又于淳醨见古今
书学通心学,阳明讲“心即是理”,伯安又言“心外无物
-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 10月13日夜,老鹏做客择一堂,酒后戏作草书《将进酒》8条屏,有幸得孙辉兄拉纸,王伟平兄、杨圣山兄拍摄。...[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