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什么颜色,都可以用不同的化学药液加工,这是不久前央视记者在厦门市东埔村调查玛瑙染色问题时发现的。当地加工者坦言,95%以上的玛瑙手镯都做过化学染色处理。
除玛瑙外,很多常见的珠宝首饰也是染色的“重灾区”。日前,记者从市质检院宝玉石检测站了解到,去年,在市民送检的各类珠宝中,有300多件存在染色问题,包括翡翠、碧玺、水晶、珊瑚、红蓝宝石等。
除玛瑙外,翡翠、红蓝宝石等也有“染”
“看了这个新闻,还真对自己常戴的玛瑙首饰不放心,送来看看有没有问题。”在市宝玉石检验站,市民刘先生提着一袋珠宝告诉记者。经过检测,刘先生的玛瑙没有问题,这才让他放了心。
“天然的玛瑙大部分是灰白色的,而市场上的玛瑙手镯绝大部分颜色艳丽,其实就是染色处理过的。”检测站工作人员表示。不过,由于没有相应的“国标”,目前,染色玛瑙并没有被禁止。“玛瑙为隐晶质,内部结构非常细腻,没有专业手段的话,一般消费者很难辨别是否染色”。
除了玛瑙外,记者了解到,很多常见的珠宝首饰也是染色的“重灾区”。“价格极其低廉的石英岩染色来仿冒翡翠、将‘红宝石油’注入刚玉,处理成‘天然红宝石’、 用低档的白珊瑚染色做成高仿红珊瑚……”检测员陈立铸表示,仅去年,检测站检测出的染色问题珠宝就达300多件,包括翡翠、碧玺、水晶、珍珠、珊瑚、红蓝宝石等。
“其中翡翠被染色最为普遍,去年十一国庆节过后,两周内就检验出经染色处理、以次充好的翡翠50余件。”陈立铸说。
穿上染色“马甲”,问题珠宝身价倍增
色泽艳丽的珠宝为市场所追逐,因此,商家会不遗余力地通过染色等处理手段,将它们打造得“精美绝伦”。而穿上染色“马甲”后,这些珠宝更是身价倍增。
去年,市民陈先生在云南某一珠宝商行购置了一只翡翠手镯,当时花了近十万元。购买后,他觉得该翡翠的鉴定证书粗糙,便委托温州质检院宝玉石检验站进行检测。经检测,这只手镯为翡翠处理品(俗称“B+C”),是经过人工漂白、充填、染色处理而成的。价值也就只有几百元,与售价近10万元相比,相差几百倍。
同样,市民周老伯此前从上海出发跟随旅行团前住苏州旅游,途经一珠宝城,经店员的一翻极力吹捧后,他花17000多元购买了几颗色泽艳丽的“高档红蓝宝石”。后经珠宝站检测,所谓的红蓝宝石为人工合成。而合成红蓝宝石的价值一般不会超过2000元。对此,周老伯直呼上当受骗。
勿被色泽迷惑,要与商家约定珠宝性质
“色泽好不好不是评判珠宝真假的标准,如今,对于多数的珠宝造假现象,都需要借助专业仪器加以判断。”市质检院检测专家表示。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买到“染色”珠宝?对此,专家提醒,消费者购买珠宝时,要与商家细致约定其性质,以作为以后维权的依据。例如,要仔细查看珠宝证书,看是否有“优化处理”、“合成”、“染色”等字眼,还要向售货员反复确认其天然珠宝的身份并将商家的承诺写进购物票据内。
相关文章
- “道法自然”江西·景德镇中青年陶瓷艺术展开幕2017-07-12
- 什么决定了艺术品的市场价格2017-06-21
- 书画为何成为大型传销工具2015-05-06
- 快递玉石雕刻碎了:两千元损失谁来担2014-12-05
- 绝当品特卖名表玉石受热捧2014-12-05
-
黄文泉 诗意的行走
以文泉于楷书勤苦之根基,其行草研习可谓平川走马,纵
-
张华 谦和悟道 执着追求
张华的篆书与篆刻都是小写意风格,他准确地把握每个字
-
刘子安 又于淳醨见古今
书学通心学,阳明讲“心即是理”,伯安又言“心外无物
-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 10月13日夜,老鹏做客择一堂,酒后戏作草书《将进酒》8条屏,有幸得孙辉兄拉纸,王伟平兄、杨圣山兄拍摄。...[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