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又形成了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那就是书法艺术。书法艺术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也占有着重要的位置。近日,著名中青年书画家、书画评论家张俊东先生在接受中国文物网采访时,表达了自己对于书法艺术的独到见解。
书法艺术不仅仅是写字那么简单
很多人觉得书法艺术归根结底就是写字,他们认为拿起毛笔能把汉字写得很漂亮那就是书法艺术。但是在张俊东眼里,其实这些并不能称之为书法艺术,顶多只是写字而已,只不过是用毛笔写字罢了。
那么写字和书法艺术之间的区别到底是什么呢?张俊东表示,写字在本质上的第一要求就是要具有实用性,它的主要作用是传达信息。比如说今天有客人来访,但主人临时有事要出去一下,便留了一个便签贴在门上,说大概十五分钟以后回来,这就是一个信息的传达。而如果主人把这个便条写成书法,用狂草来写。由于狂草的结字是有专门草法的,每一个字都有固定的简捷草法,多一点或是少一划都不是这个字,就变成别的字了。那么,如果主人用狂草来给不研究书法专业的客人留下这个便条,那客人也就不一定能看得懂,甚至根本不知道主人写的是什么。所以,张俊东认为,写字追求的就是要通俗易懂,能够准确清晰地传达出所要传达的信息即可。它在此基础上的审美要求就是流畅、秀美、娟秀、飘逸等,这与书法艺术比较高层次的古朴、浑厚、苍劲、老辣、生拙、纯净等审美比较而言,就显得层次比较低,也比较简单。
书法艺术是一种瞬间的情感艺术
书法艺术又是什么呢?张俊东指出,书法艺术的本质要求是传情达性,达其性情,形其哀乐。它的第一要求不是传递信息,而是抒发情感,传递感受。就是要通过书法艺术让观者感受到创作者在创作瞬间的内心情感。所以在专业圈子里对书法艺术是有一个概念的,认为书法艺术是用“徒手线”书写汉字的艺术。什么叫“徒手线”?就是徒手拿着毛笔,蘸着墨在宣纸上挥洒留下的墨线痕迹,不管是稚嫩的,还是成熟的,都有创作者的生命情感在里面,都是鲜活的。不是利用圆规、直尺等工具画一个标准的圆或直线的机械线。机械线是没有情感的,只能称之为死线。所以,书法艺术的最基本构成元素是徒手线条。一个人拿毛笔蘸了墨在宣纸上忘情挥洒,他写的快也好,慢也好,急也好,停也好,或者苍劲、枯润也好,通过提按顿挫、留驻使转的线条,特别是沉入历代经典碑帖中锤炼之后的线条,就更有经典的味道和韵味,再加之书者独特的个性和风骨,这些饱含生命律动的线条就能够展现出这个人的内心情感,以及他的修养、格调和境界。
张俊东举例介绍说,比如公认的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兰亭序》,尽管人们现在看到的《兰亭序》并不是真迹,但就算是看摹本也知道创作者当时是怀着一种非常潇洒、愉悦、轻松的心情写就的。而如果再去看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就不一样了。颜真卿是位大将军,官位到仆射这样的高官。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中庸、平和,讲究含蓄和婉约,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所以,颜真卿在拿笔记录这一事件时,尽管国恨家仇心情非常悲愤,但他的身份和修养告诉他要中和,要控制自己尽量平静。所以《祭侄文稿》一开始的调子还是比较沉稳的,但随着情绪的逐渐迸发,写到最后时,作者内心的悲愤之情,已经控制不住了,所以就越写越急,用笔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写到最后“呜呼哀哉”四个字时,整个情绪达到一个顶峰。所以从《祭侄文稿》中人们能够感受到一个情绪逐渐展开的过程,而这就不仅仅是传达信息那么简单了,颜真卿在写这篇文稿时,已经将自己的国仇家恨、那种悲切的心情全都融入到字里行间了。对于搞书法专业、具备一定欣赏能力的人而言,对于这件作品感受更多的不是文字传达的信息,而是一种悲壮、愤懑情感的律动和迸发。这正是这件作品最打动人的地方,也是其能成为天下第二行书的原因。
相关文章
- “道法自然”江西·景德镇中青年陶瓷艺术展开幕2017-07-12
- 什么决定了艺术品的市场价格2017-06-21
- 书画为何成为大型传销工具2015-05-06
- 快递玉石雕刻碎了:两千元损失谁来担2014-12-05
- 绝当品特卖名表玉石受热捧2014-12-05
-
黄文泉 诗意的行走
以文泉于楷书勤苦之根基,其行草研习可谓平川走马,纵
-
张华 谦和悟道 执着追求
张华的篆书与篆刻都是小写意风格,他准确地把握每个字
-
刘子安 又于淳醨见古今
书学通心学,阳明讲“心即是理”,伯安又言“心外无物
-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 10月13日夜,老鹏做客择一堂,酒后戏作草书《将进酒》8条屏,有幸得孙辉兄拉纸,王伟平兄、杨圣山兄拍摄。...[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