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现在人人都在谈中国的通货膨胀,连艺术圈的人也不例外。我碰见的好几个艺术家、收藏家、艺术记者都在私下议论怎么抵抗货币贬值,比如,“买房子还是买黄金,要么,买一张某某某的画?” 当然,这三样东西的价格现在都很高,大多数人觉得买进的压力不小,而且有风险,“可是,总比存着现金好吧?” 通货膨胀也是今年秋拍的一大话题,人们私下里在猜测到底有多少资金会投到收藏领域来。这不,嘉德刚刚结束的2010年秋季拍卖总成交额达到了41.33亿元,比春拍有近百分之百的增长,也比香港苏富比一个月前的30亿港元的总成交额高出一大截,创下了中国艺术品拍卖单季的新纪录。其中,有三件作品过亿成交,52件作品超过千万大关,这些“账面数字”似乎让去年开始议论的中国艺术品的“亿元时代”更有谱了,2008年金融危机造成的恐慌依稀全然散去,现在是个烈火烹油的好时光。
谈论中国艺术市场2003年以后到2007年的暴涨,通货膨胀是个不可回避的话题,那个时间段也正是中国和全球都出现通货膨胀的阶段,但中国有趣的是同期人民币在升值,对私人来说虽然去国外旅游能占点便宜,但在中国生活的工薪阶层拿同样多的钱能买的东西却比以前少,实际上在“内部贬值”。当然,对于有资产性收入的富豪来说,他们炒房炒股能赚来更多的收益,拿出点散碎银子买点艺术品不成问题。
尽管中国和全球主要艺术品市场都在2008年出现了剧烈下跌,不过让中国艺术市场显得特别的是2009年底就快速恢复,标志性事件就是从2009年秋天开始在北京拍卖过“亿”的艺术品已近十件,绝大多数都是古代书画,这说明书画的收藏圈更大,支持者更多,而曾经红火的当代艺术市场则没有这样的好运,还处于缓慢的爬升过程中。观察现在的形势,有实力的收藏家、炒家都在追求稀有的顶级作品,看好他们的保值升值作用,而普通作品的价格表现和去年并没有太大起色。
那些动辄千万、上亿的“拍卖纪录”看上去耀眼,可在资深收藏圈私下窃窃私语的是“信任危机” 的话题。去年以来私下传出的假拍作局、拖欠付款的事情有明显的上升,让几家拍卖行的老板除了提高保证金,还少见地出来呼吁重建诚信。
这场景让我想起了2006年左右的拍卖界,那时候大陆、台湾还有东南亚的一些华人炒家热衷把一件件还可以的艺术品——有时候甚至是有赝品嫌疑的所谓“回流作品”——拿到有勾连的艺术拍卖公司,联手“做局”拍出一个高高的“账目价格纪录”(自拍自买,只是造数字纪录而没有实际付出那么些钱),然后等上几年再次拿出这件作品拍卖,希望有后来的富豪能够接受。但是中国最有趣的是,早先“做”出来的“天价”往往由于通货膨胀效应和艺术品价格普遍的“水涨船高”,两三年后似乎就被抹平变成“常态”,看不出什么痕迹,于是新的局就应运而生。
相关文章
- “道法自然”江西·景德镇中青年陶瓷艺术展开幕2017-07-12
- 什么决定了艺术品的市场价格2017-06-21
- 书画为何成为大型传销工具2015-05-06
- 快递玉石雕刻碎了:两千元损失谁来担2014-12-05
- 绝当品特卖名表玉石受热捧2014-12-05
-
黄文泉 诗意的行走
以文泉于楷书勤苦之根基,其行草研习可谓平川走马,纵
-
张华 谦和悟道 执着追求
张华的篆书与篆刻都是小写意风格,他准确地把握每个字
-
刘子安 又于淳醨见古今
书学通心学,阳明讲“心即是理”,伯安又言“心外无物
-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 10月13日夜,老鹏做客择一堂,酒后戏作草书《将进酒》8条屏,有幸得孙辉兄拉纸,王伟平兄、杨圣山兄拍摄。...[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