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望之《向过帖》

2017-07-20 10:19:08 来源:《中国书画报》 点击:

 

         在古代,一个做官的人若赶上国泰民安的好时景是幸运的。但如果不幸生在乱世,那么他做事就要很谨慎了,因为一步不慎就可能功败垂成。郑望之恰恰就是不太幸运的后者。他生活的时代正是两宋的过渡时期。由于金人入侵中原,宋室被迫南渡。在金人攻破汴京时,郑望之以“尚书工部侍郎,俾为军前计议使”的身份,与共事同僚计议,建议朝廷议和、赔款割地,并囚陷敌营逾旬,几费周折而还。金人得利退去,宋室得全。事后,朝廷却因“以议和非策”而“罢望之提举亳州明道宫”。受此事影响,郑望之后来的宦海生涯此起彼伏,充满坎坷。

         虽然郑望之主张议和,但我们不能戴着有色眼镜否定其人品。《宋史》中用八个字评价其人品,即“临事劲正,不受请托”。

郑望之《向过帖》,故宫博物院藏

            郑望之的书法,坦言之,在历史上寂寂无名。这里赏鉴的郑望之《向过帖》,纸本,行书,纵34.3厘米,横47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尽管郑望之书史无名,但这件作品的技巧水准还是非常高的,不失为一件佳作。

          《向过帖》是郑望之写给友人的一封信札。从内容及语气等可推断,此札当是其晚年致仕后所写。观此作,我们不难发现郑望之的书法受苏、米书风的影响很大。北宋书法崇尚意趣,至南宋“尚意”余绪犹存,特别是苏、黄、米三家对南宋书坛的影响巨大。郑望之此作以苏轼书风为主调,字势变化丰富,挥运自如的感觉又借鉴了米芾的书风。从整体来看,此作比较厚重但不滞不闷,笔法娴熟流畅。可见,郑望之在书写时应是心态放松的。不以书求名者往往在书作中流露出自然率性的特点,郑望之也是如此。

          具体到笔法来讲,《向过帖》点画比较肥厚,不过作者也比较注意运用提笔以体现虚实变化,较好地处理了紧密与疏松的节奏交替。“过”“信”“间”“一”“遨”“乃”“绝”“倒”等字提笔明显,打破了全篇的沉厚感,使整体章法在茂密中穿插空灵,耐人品味。此外,作者也充分注意到了单字内部的轻重、收放。如“新”“属”“县”“觉”“寂”“寞”“罅”等字中的轻重变换既微妙又丰富,实现了单字用笔的变化,配合着全篇明显的轻重、虚实交替,使整幅作品具备了较丰富的层次感。但是帖中几个含长竖的字没有处理好,基本一个笔势,缺少节制。尤其是“中”和“倒”的横向位置相近,使全篇略显凌乱。此作最吸引人之处在于字势的丰富性,可以看出郑望之的字形塑造能力很强。如第一行“向”“源”二字的右上倾斜与右下回正的调整,第二行“山”“川”二字的左右摇曳呼应、字组“胜饶”的凸显与其上下字紧缩的对比,第四行“属”与“县”之间及第九行“所”与“遇”之间由于牵连而造成字势左右顾盼的变化,都体现出作者出色的造型能力。这样丰富的用笔和结字所形成的章法自然是富于变化的。

          在临摹中,我们比较关注局部用笔的准确、结字的到位等;但在创作中就应该从整体着眼了,学会处理整体关系。可以参照此帖中的一些处理方式,如第一行前六个字用笔较重,后四个字较轻;第二行前七个字用笔较重,尤其是第五、六个字最重,而后三个字较轻;前三行下半部的字用笔都不同程度地轻,而第五、六行下部的字则重一些。当然这样分析显得过于机械,且实际操作也没这么简单,但至少我们要明白创作就是既要制造矛盾又要解决矛盾,矛盾性越大,处理手段越多样化,作品就会越成功、越经典。
 

二维码